原本他以为成年人是不会哭的,但此刻却也情不自禁的落泪。</p>
江寒曲膝下跪,拱手道:“江寒何德何能受诸位如此大礼?请诸位快快起来。”</p>
“江大人,我等虽然没读过书,但也知道滴水之恩将涌泉之报的道理,何况你如此大恩。”</p>
“江大人,不如多留在泾州几日,让我等再多好好谢谢您。”</p>
“江大人乃大夏栋梁,人间雏凤,将来必定翱翔于天空,岂能耽搁于这里?”</p>
“我等愿为江大人立长生牌,日夜为江大人祈求福寿。”</p>
那些百姓们纷纷开口,又取出一些自己做的食物送给江寒,有些人见挤不上了,就送给护送江寒的神武军。</p>
江寒看着如此的一幕,心情激荡,道:“诸位百姓,江寒要离开了,多谢诸位相送一程,江寒无以报之,便在此作诗,既告之诸位,亦表此生之志。”</p>
说罢,他环顾四周,看到旁边有一块长条青石,当即,走到青石之旁,取出破杀笔,运转才气,在青石上刻字。</p>
见到江寒要作诗送给泾州百姓,绍惠郡主,黄荣,七七等人都是无比好奇。</p>
他们都知道江寒被人称为“大夏诗魁”,所作的诗便没有一首平庸的,也忍不住想知道江寒要作什么诗。</p>
气聚破杀笔,轻轻松松便在其上落下三个字。</p>
【咏煤炭】</p>
或许是练过了字,或许是此时心情激荡,江寒笔法比之之前进步极多,笔画恢宏雄壮、气势磅礴,让人眼睛一亮。</p>
随着破杀笔挥动,第一、二句诗也慢慢出现在青石之上。</p>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p>
绍惠郡主、陈亮都看不懂,楚江月则是微微点头,这两句所写的是煤炭开凿时的情形,气势磅礴,仿佛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p>
【爆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p>
随后,江寒又写下了颔联,就在这两句落下时,青石上竟仿佛出现了火光照耀。</p>
学子黄荣不禁惊讶道:“儒道异象!”</p>
才写了首联和颔联竟然便出现了儒道异象,江寒这首诗非同凡响。</p>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p>
写下颈联,青石上的光芒更加炽烈,竟快淹没江寒,然而江寒却仿佛不受影响。</p>
“此诗若成,只怕不低于闻州……不过江寒为何写煤灰?是想借煤炭示他心志坚定吗?可又与志向何关?”黄荣不仅心里暗道,难道江寒偏题了?不,绝对不可能偏题!</p>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p>
便在这时,江寒落下最后两句,随着尾联落下,青石上的文字竟然折射出金色的光芒,朝四面八方涌去,将所有人都笼罩其间。</p>
百姓们衣着单薄,本来捱着寒风瑟瑟发抖,但此时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而散发着温暖的,竟是江寒。</p>
此时此刻,他仿佛变成了一块煤炭,在寒冬的劲风温暖着所有百姓。</p>
正如诗上所说。</p>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