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大学时代1979偶像效应“跑!”</p>
这就是张择现在脑海里的唯一想法,什么战术什么布局已经全部来不及思考,只是用尽全力奔跑。</p>
凭借着一股意志,战斗着,燃烧着。</p>
“6:3”、“2:6”、“6:1”、“4:6”、“4:5”。</p>
比分板上,罗索尔在前,张择在后。</p>
两位球员一路缠斗一路胶着到决胜盘,难分难解。</p>
其实……局面并不好看。</p>
基本上应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你来我往寸步不让的对抗和僵持,双方的状态几乎完美错位,你一盘我一盘,完美划分,最后就呈现出“排排坐吃果果”的效果,令人哭笑不得,比赛格外漫长。</p>
一直到决胜盘——</p>
罗索尔状态不佳,张择也同样状态不佳。</p>
罗索尔体能透支,张择也同样体能透支。</p>
于是。</p>
比赛也就演变为消耗战,纯粹依靠意志和毅力坚持,决胜盘也就演变为破发大战,比过山车刺激。</p>
目前为止,决胜盘已经进行九局,其中七局全部都是破发,你破一局我破一局,两位球员不断友好的交换发球局,比分依旧僵持,身体力行地诠释“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完美定义,局面完全胶着。</p>
谁都没有能够把握机会拉开差距确立优势。</p>
即使来到盘末阶段也依旧充满无数可能,没有人能够轻易断言胜负。</p>
不过,依靠决胜盘率先发球的优势,张择拥有小小的先手,就好像现在——</p>
第十局,罗索尔的发球局。</p>
当这一局再次出现破发点的时候,也就是赛点。</p>
气氛,自然也就不同。</p>
前前后后,罗索尔已经挽回两个赛点,同时也错过两个局点,此刻正在面对第三个破发点兼赛点的考验。</p>
然而,张择也手软。</p>
一来一往。</p>
再,一来一往。</p>
两位球员都有机会,但谁都不敢率先下手。</p>
一方面是体能桎梏,确实没有力气发动进攻,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误告终。</p>
一方面是心理影响,越是关键分就越是容易手紧,出手的时候容易出现离谱偏差。</p>
罗索尔也好,张择也罢,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自己主动出击拿下分数,但决胜盘里,成功率着实太低——</p>
往往以失误收场。</p>
在巨大压力和极致消耗之中,两个人都束手束脚起来,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也就拖拖拉拉地一路胶着。</p>
紧绷得令人窒息。</p>
老实说,张择现在没有想法——</p>
大脑,一片空白。</p>
连续奔跑连续缠斗的白热化状态下,进入无氧状态,无暇思考也无法思考,纯粹就是依靠本能在击球。</p>
如同机器一般。</p>
所以,应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p>
此时此刻,脑海里就只有一个想法:</p>
坚持。</p>
张择观看了澳网决赛,不止如此,高文的一系列比赛也全部观看,包括法网和温网两场史诗级半决赛。</p>
不管优势还是劣势,也不管胜利还是失败,这些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斗志昂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