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乔琰此前还缺人的情况下,必定少了这么个在招揽人手之前的问询。</p>
但如今不同,就算不是为了压一压褚燕的锐气,她文有程立、戏志才、蔡邕父女、杨修、秦俞徐福母子以及陆苑,武有赵云、典韦、张杨等人,可以说是方面之间门俱有人手,有没有一个褚燕对她来说无关大局。</p>
在早已算是摆脱了光杆司令局面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招人就显得很重要。</p>
而随着楮皮衣行业的产出稳定,薯蓣种植的渐上轨迹,是否要有一个褚燕作为连接她和黑山军之间门的枢纽其实同样不那么重要。</p>
当然褚燕是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的,尤其表现在机动性作战上。</p>
只是这种夸奖的话不能在主从关系未定的时候从乔琰的口中说出来,以免放纵这位黑山军统帅的贼性。</p>
于是她心中诸般忖度在最后只变成了一句“为何选你”。</p>
大约跟现代的招人中需要对方展现出自己的竞争力也没什么区别。</p>
褚燕对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过考虑。</p>
他并未犹豫地回道:“因我能为乔侯训练出一支奇兵。”</p>
“乐平县民得以吃饱穿暖,在如今时节甚至可称为富,但乐平的防卫却还远不足够。赵子龙领县吏巡查,可为正军,然尚缺一偏师四方补缺。”</p>
褚燕见乔琰脸上并未有什么阻拦他开口的意思,也并未有何恶感,便继续说了下去:“乔侯大约可以反驳我,有无这一支奇兵都并不影响乐平的戍守。就像先前我与张牛角带队前来,反而落入了乔侯的圈套。</p>
但这是钓鱼上钩,以有心算无心,若是日日如此等方式提防,将乔侯大才用于提防我等贼寇之上,反落了下乘。”</p>
乔琰听得觉得有些好笑。</p>
褚燕这话中的褒贬就技巧着实有点意思,这么一说,乔琰倒是的确不好再用他先前的败绩来说事了。</p>
“此外,褚某于常山郡中尚有些游侠好友,此前有乔侯三辩,令他们不愿以黄巾名号起义,但若是寻一处衣食可安之地效力,而非做那反贼,他们却未必不愿意随我而来。”</p>
“以如今的乐平,若想吸引流民绝非难事,但若要组建一支卫队,自流民中遴选,却不若直接招募此等游侠壮士。”</p>
“若乔侯愿给褚燕一马一刀一纸证明,更愿给我一展拳脚的机会,褚燕可以保证,乐平山岭将成严防死守之屏障。”</p>
这份承诺可不轻啊……</p>
乔琰也不得不承认,如褚燕这般有本事的人的确是有些傲气的,“严防死守”四字可不是随便可以说的。</p>
不过更有意思的大概还是他旋即说出的话。</p>
他又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再说句大逆不道的,乔侯有这个胃口吃下我等黑山贼九千人,倘若有朝一日兵出乐平,一支奇兵也……”</p>
乔琰拊掌一笑打断了他的话,“你说到此就够了。”</p>
再说下去她要糊弄不住她的谋士系统了。</p>
她目视着对方的眼睛,不疾不徐地开口道:“你说的不错,乐平需要一支偏师护卫,甚至也需要一个能训练山地战的好手,你也比张牛角还有那什么王当孙轻之辈更有胆魄和能力,尤其是明确立场的决断,更比他们强得多。”</p>
“你所要的一马一刀一纸证明我都可以给你,不过此行前往常山,不是你一个人去。让赵子龙与你同去。”</p>
乔琰抬了抬手,示意褚燕先不忙着说话,“我并不是对你有所怀疑,而是我听闻子龙尚有兄长在常山,既如今冬季已过,井陉可通车马,不若将其一并接来乐平,此事自然是要子龙亲自去做的。你招你的人,他接他的人,结伴同行而已。”</p>
褚燕不由松了一口气。</p>
这便等同于是在乔琰面前过了个立场明路了。</p>
在放下了这个包袱后,他再看向乔琰又不免觉得,先前他觉得对方气场沉重,或许只是因为他还未曾得到这个答复之前的错觉。</p>
这位一手拉扯起了乐平民生的县侯,又在此时对着这遍山未曾出苗彻底的薯蓣田笑了笑,其实还是——</p>
还是挺有亲和力的?</p>
何况,他随后得到的并不只是乔琰所承诺他的马匹、武器和文书证明,还有一包袱的五铢钱以及三斤黄金!</p>
一见此份行装,他不由朝着乔琰投来了一个错愕的神情。</p>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前我与陆苑说过我的规矩,对她如此,对你也如此。”</p>
今日送行褚燕和赵云二人,乔琰握着腰侧长剑而来,虽人尚且年少,但眉眼之间门的锋锐气息丝毫不减,但要此时捏紧了手中包裹的褚燕来说,这其中更有一派意气相酬的意味。</p>
他自己其实也有些说不明白,若是没有这个欲扬先抑的过程,他是否会如此刻一般心中大觉惊动,更为这份放手而为的信任所折服。</p>
但他知道两件事。</p>
其一便是,选择效力于乐平侯乃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与旁的无关。</p>
其二,他所期待的难道不正是一位可看效忠之人对他放下看待贼寇的偏狭之见,全心信托吗?</p>
那到底是在他初步建立起功勋的时候得到这个待遇,还是在此时便有了这待遇,又何必去计较那么多!</p>
反正他也不是骗了乔琰的钱跑路的。</p>
既有了安家费用,他要寻得昔日折返回乡的同伴也就更容易了!</p>
这无疑比起他曾经所设想过的处境要好上了太多。</p>
乔琰目送着这二人离去,怎么看怎么觉得在褚燕的身上透着一股子欢欣鼓舞的气场。</p>
她不由摇头失笑,背着手朝着县衙走回去。</p>
如若说褚燕虽未开口,却隐约有了越发归心的迹象是一个今日得到的好消息,那么等她抵达县衙之时见到了洛阳来的信使,就无疑是另一个好消息。</p>
这位信使是毕岚派来的!</p>
时近四月,毕岚果然没辜负乔琰期待地将她所问及的翻车给完工送了过来。</p>
当然,毕岚不可能真做出一架完整的翻车送入太行山脉的隔断之中。</p>
但这位能凭着奇巧之物得到刘宏倚重的中常侍,制作了一个足可以让乔琰将构造看清的缩小版本模型。</p>
乔琰记得汉代的翻车正是古代链传动的头次应用,现下在这缩小版本的模型上表现出的也正是如此。</p>
她着人送了一盆水进来,将这小翻车架在了水盆的边缘。</p>
在旋转拨动驱动链轮后,龙骨叶板便沿槽刮水而上,顺着搭接的长槽往上送出。</p>
这在外头拨动的装置使用省力得很,虽还需要人力,但若将水往山坡上送,已比此前省力太多了。</p>
随着模型而来的还有毕岚的一封信。</p>
他在信中提到,乔琰寻他制作此物的时候是去年,也就是鲍鸿送信给他的,今年便发生了南宫大火之事,他趁机给刘宏献上了此物的半成品,改装成了可用来提水浇灌宫室道路的初版,得到了刘宏的褒奖,这让他难免觉得自己其实是承了乔琰的情,多少有些对她不住。</p>
他便想着还得将这翻车再完善一番才好,为此他找上了马伦。</p>
扶风马氏多出将作大匠,但马伦继承了父亲在观星检测上的计算天赋,却未承袭祖父马严的匠作本事,为此她将扶风马氏的一位年轻子弟请来了洛阳。</p>
【马氏子钧,年少巧思,乃马氏旁支,于匠作一途天资绝伦,唯不善口才……】</p>
“……”乔琰看到这里当即就变了脸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