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山下,春水依旧碧绿,倒映着蓝天白云。
距离这座山凭空飞来这里,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一百多年间,此地除了偶尔传出奇异之事,没有搬走的意思,时间一长,便渐有胆大之人在山下河边修了房屋,开了农田荒土。不过也只在山下河边,不敢离山太近,更不敢建在山上。
于是岸边又多了几户人家,白墙青瓦、点点桃花一同倒映在春水中。
林觉此时已经不必幻化出长髯来遮挡面貌了,因为过去了太多年,第二次荡魔除妖都要开始了,世间已经几乎没有人记得他的容貌了——
就连吃了元丘果的南天师都去世了。
当初在京城见过他的人,也早就进入轮回甚至轮回不止一次了。
于是林觉镇定自若的来到对岸,在飞来山下找了一处荒地,又搭了一座木屋,便在此静心盘坐下来。
罗公自打来到枫山与他一同清修度日,便一直是老人的模样,容貌又日渐苍老,相比起来,林觉、小师妹,两位弟子,还有几个也与罗公算是故人的护法都喝过赤泉水,青春永驻,他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林觉一直有心再为他求一点赤泉水。
加上自己新收了两个弟子,如今年岁渐长,也没喝过赤泉水,三弟子衔朱还好,她本就是妖,容貌不改,最小的弟子看起来反倒年纪最大了。
这怎么能行呢?
不过这也只是他的次要目的。
主要目的还是来求道的——
自打成真得道之后,参悟法术神通,感悟大道玄妙,尤其是悟出“生死造化”之后,随时可以成为所谓的大能。亲身触及一条大道之后,距离大道玄妙就更近了,对于别的大道,也看得更加清楚。
世间法术神通,玄机奥妙尽来自于此。
而这些便是法术神通的尽头。
可以说每一门法术神通的尽头都有一条大道,也可以说每一条大道都至少可以衍生出一门无上神通与许多法术。
林觉会的法术神通很多,在这个时候开始体现出了好处来:通法明道,以繁求简,以至于他能看见很多条大道,只要肯花费时间精力,便有可能悟出这条大道上的无上神通。
只是他连着看了好几条,都觉得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藉此杀死、击败或者阻挡浮池神君。
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
那是曾经误入元丘仙境之时,心中感受过的一丝玄妙。
那是元丘仙境的由来。
是世外洞天的创造。
这座飞来山便是外界与元丘仙境的通道,也是天地与世外的通道,这里定有玄妙。
林觉便来此地修行,试试能否抓住这份玄妙,悟出这门神通。
这里的游人比当年还要更多。
不过狐狸吐一口气,便遮住了木屋。随即大多时候,便是林觉在木屋中盘坐认真修行,狐狸便幻化成不同的模样,在外面放肆玩耍。又有时候是林觉沿着河边行走放松,而它蜷缩在木屋中,修行酣睡。
不知过了多久,河对岸传来叮当声。
道人与狐狸都被惊醒,抬头看去,原来是河对岸在修一座庙宇。
忽然心有所感,前往查看。
庙宇刚开始修,只有一个框架,没有牌匾,没有神像,不待他询问这是谁的庙宇,旁边就有同样好奇的游人问了出来:
“这是什么庙子?”
一个着官袍的人回答: “帝君庙!”
游人又问: “哪位帝君?”
“监天伏魔帝君!”
“那不是南天师吗?”
“不能叫南天师了,要叫监天帝君。帝君本身就是天上的帝君,下界荡魔除妖,匡扶救济天下一百多年,如今功成回天,重新做回帝君,朝廷下令在全天下都给他修建庙宇。”
“那怎么修在这里?”有人说道,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这可是戴天师亲自指定的。”
“为什么?”
“戴天师说这个地方有灵气。”
“什么灵气?飞来山吗?”
“我看你是不知道。”官员笑着说道, “当年戴天师还未加入聚仙府,行走徽州,曾在此地除妖,后来去了江南回来,路过这里,回味从前,又遇上了林真人赠他赤泉水喝,从此青春不老,正是因此,他老人家现在都近百岁了,还是年轻样貌。”
“真的假的?听来现在是戴天师做聚仙府的府卿了?”
“不然还能有谁?戴天师原先就是聚仙府少卿,又是监天帝君回天之前亲自指定的。”
"……"
没人能察觉到,人群当中,一个道人带着狐狸,转身往后走去。
“妙啊……”
道人摇头笑了笑低头看向狐狸。
“喵哇……”
狐狸也摇头晃脑,对他回道。
无声无息之间,一人一狐便化作清风,回了对岸。
却不曾想,刚到对岸,脚一沾地,林觉便皱起了眉头,冥冥中感悟到了一丝大道玄妙。
这份玄妙正是他近年来所追寻的。
抬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