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汉末争鼎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兴巍巍华夏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兴巍巍华夏

他先前想过很多种可能,王耀或许会声援交好的董卓,淡化袁绍袁术的影响,也或许会抹黑一时起势的旧友,鼓吹至交袁术在此事件中的关键作用。</p>

誰曾想王耀竟是直接不做理会,管他京都发生了什么,又与冀州有什么关联?</p>

百姓不需要关注远方,只需要专注眼下,歌颂王耀带来的美好即可。</p>

这看似没什么,可王耀的野心也随之昭然若揭。他要淡化大汉朝对整个冀州全方位的影响,他要大力推崇个人崇拜,叫治下子民只认他王耀、只支持他王耀!</p>

做到这一步,主家在图谋些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p>

审配既担忧又兴奋,各样情绪都有唯独就没有抗拒。他出自河北豪门,却因为正直看不惯腌臜而被冷落,无论宗亲还是上官,都对他避而远之。故此即便身怀才干,</p>

他这些年却过得很不好。</p>

若得家族支持,他岂会常年居于旧位不得寸进?只因为正直,就被族亲疏远,被上官冷落,被同僚避而远之,审配觉得这绝非个人的问题,而是世道病了。</p>

病了就该医治,想要整顿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基本不可能,大汉病入膏肓绝非人力能救,衰敗灭亡是天命。相比于医救,另起炉灶显然更具可行性。</p>

王耀号为义公,自然遵循义理公道,由他开创的新天地无需多言,定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盛世啊!</p>

一时间审配攥紧双拳,心绪激动下猛然伏拜,肃声道:“配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竟落得个满腹才干全无用武之地,今知晓明公志向,只叹相见甚晚,公若不弃,配必当以死效尽犬马之劳!”</p>

一席话入耳,王耀怔了怔,连忙将审配扶起。</p>

面对文人这突如其来的正式效忠,说实话他也很是意外。稍稍思索,当即便明白审配听出了自己自立的野望。</p>

其实对方有没有这一出他都无所谓,因为只要隶属于自己麾下,审配就绝不会倒戈叛变,此乃天性使然。</p>

也正因如此,自己才会这么快就对审配委以重任。开玩笑,宣传机构虽然不是什么紧要部门,但也绝非外人可以掌管,负责人定然只能是心腹嫡系。</p>

历史上曹操差点折在审配手上,而在审配因为奸人被曹军活捉之后,明明还有生还甚至被重用的机会,审配却宁死不降终被杀害。</p>

在临行刑前,他还呵斥刽子手让自己面北而死,说:‘我的君主在北边。’</p>

如此忠正刚强之人,早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王耀的信赖。眼下见审配表露心迹,王耀牵着他的手感慨道:“我得先生,就如文王得子牙!本侯号为义公素以公正行事,而正南又以正直闻名,你我臣主该当精诚协作,共扶正道于天下。”</p>

“是极!每闻污浊,臣下都感深恶痛绝,奈何位轻言微,也奈他们不得,今后倚仗明公,总算</p>

是可以匡扶正道了!”</p>

听完审配之言,王耀笑了笑。</p>

维持官府清正廉洁这并非是对天下人的恩惠,这是应该的,是最基本的。</p>

万幸如今他的班子并没有因为拉大而被腐蚀,核心成员们都是廉洁刚强之辈。</p>

似如高顺张辽、荀攸毛玠、鲍信田丰等人那都是贤臣良将,莫说以权谋私,就连隐晦的内部斗争都没有。</p>

如今新招收的一众部属,除了鞠义在性格上还差点火候,有被腐蚀的风险,其余之人例如沮授审配,那都是忠直刚强的贤臣。</p>

像这类清廉能干的人杰,往往一个势力中能有两三个都算多了,多半都还是中庸者和阿谀谄媚之流,而自己麾下竟是以这类干城为主,主流居然全由贤臣构成,真可谓得天独厚啊!</p>

心中感慨,王耀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畅快的笑容。</p>

时至今日,他总算有了较为坚固的基本盘。只要不犯大错,将多方问题妥善解决,那往后登临高台之人便会是他。</p>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p>

开玩笑,眼下自己势力可不比史上的袁绍要差,而那一众诸侯豪杰们甚至都还没出道。好比袁绍袁术曹操,这会都还在京都雒阳跟董胖子斗智斗勇呢,就是过阵子跑出来临时空降当个州牧,又如何跟自己相提并论?而他王耀显然不会犯低级错误,可以说只要不心急,就以现有姿态慢慢磨下去,天下一定是他的。</p>

这是一种实力上全方位的碾压,众诸侯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就是不算上配备火枪的新式军队,也是如此。</p>

占据冀州宝地,暗结幽并边陲,赫赫威名传四海,仁政宽爱聚民心。</p>

外交天下英雄,内敛各路豪杰,文武贤才为他所用,十数万甲士整装待发。</p>

整肃政务扫污浊,万众一心定乾坤,前有精兵稳基业,后有新军展宏图。日夜操演甲坚刀利,大展经济民富国强。只待风起云涌,真龙即可腾飞九霄拨云见日,重振破碎山河,再兴巍巍华夏。</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