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汉末争鼎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兴兵讨董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兴兵讨董

他两兄弟是近期才投靠袁绍的新人,眼下看来他们并没有选错人,只有侍奉袁绍这样的真英雄,他们才能建功立业。</p>

“将军大义,职下敬佩。”</p>

“然兴兵讨董乃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事前且需思虑完善。”</p>

就在众臣属都在为袁绍的情操赞叹之际,逢纪忽然出声:“桥瑁软弱,将军威逼之下必然就范,然而讨董大计能否成事终究还是看王耀。大汉十三州,董賊占据凉州司隶,王耀独占并幽冀三州,倘若两者联合,就已占我大汉半壁江山。且州郡连横,只需聚兵于南面单线接兵,而凉并又为边疆虎狼之师,聚合而起只怕势大难挡。纵使不拉王耀与我等一同起兵,也要保证他中立,不与董賊为伍。”</p>

此话一出,一众臣属无不颔首。</p>

近些年王耀</p>

可谓是如雷贯耳的风云人物,从一个小小的乡勇统领节节高升,到如今俨然已是可以改变天下格局的一方霸主。真论起实力来,王耀未必就比收拢京军的董卓要差,甚是更强。</p>

可以说在接下来的讨董大计中,王耀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稳胜。</p>

这尊大神不下场还好,要是选择支持董賊,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p>

“诶,王耀好虚名,鼓吹自己仁德,断然不会在明面上支持董賊,这点诸位大可放心。不过叫他与我等一道起兵,怕也是不能,但只要其恪守中立,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中立,倒也就够了。”</p>

对逢纪的劝谏不以为然,实际上这个问题袁绍早就想过。王耀一直在标榜自己的德行,既然号为义公将军,自然做事也就要符合义理。</p>

眼下董卓已经沦为公认的国賊,王耀断然不会与其联合,这点无需操心。</p>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义师统领该由誰来担任,依袁绍看来当然是他自己来做最好。可在一众刺史面前,他一个小小的郡守显然有些不够看,再者就是袁家内部,他也做不到稳压一头。</p>

不知怎的,袁术近些年改头换面,以往的阴鸷暴戾已然</p>

不再,待人居然也变得谦和起来。只要做人没问题,再配上他袁家嫡子的身份,那可太吸引人了。</p>

此次自己逃到兖州陈留,几个月时间投奔者无数,其中有名有姓的例如辛氏兄弟,就起码有几十人之众。</p>

然而袁术那边,却在这个数目上起码翻上了一番。</p>

两袁不是同一批逃亡的,实际上在他袁绍逃离雒阳后,袁术还在京都过得有声有色,董卓甚至还抛出了后将军的要职来拉拢对方。</p>

不过袁术也不蠢,当然不会接受国賊的册封,可拒绝了董卓也不敢继续待在雒阳,索性就逃到豫州南阳避祸去了。</p>

相比于自己,袁术显然更吸引人,到南阳不过短短数月,就收获了大批人才。</p>

其中有勇武善战者纪灵、苌奴、刘勋等人,足智多谋者亦有阎象、杨弘,那都是名声响彻一方的人物。这些新臣子再加上袁术的旧部,文官武将都不缺,很快就协助袁术暗中控制住了豫州的大权。</p>

反观他袁绍,虽然麾下同样也是人才济济,但真正掌控的还只有陈留一郡,兖州刺史不买账他也没什么对策。</p>

倘若天下共举义兵,这头领之位,只怕是轮不到他袁绍来担任啊!</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