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夏禹向苏行健询问道:“苏总督,启德国际机场去年的全年客运量是多少?”</p>
“我记得去年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上写到了,之前看的时候我没太注意,是七百万还是八百万来着?”</p>
这个数据让苏行健也头大。</p>
不过好歹他主政香江,报告看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凝眉思索良久,还是记起来了。</p>
“我记得全年客运量达到了85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到了439万吨,飞机飞行架次超过了52万架次。”</p>
“那启德国际机场的最大客运量容量呢?”</p>
夏禹微微颔首,又问了个关键的问题。</p>
苏行健知道夏禹的目的了,他当即说道:“1982年机场客运大楼四期扩建工程完成,我记得就是九鼎基建有限公司承建的,当时启用我还参加了剪彩仪式。”</p>
“按照四期扩建后的数据,全年标准客运量是一千万人次,高负荷下可以达到一千二百万人次。”</p>
夏禹念叨道:“一千万人次。”</p>
“去年就达到了857万人次,旅游娱乐业是香江的六大支柱之一,香江本身就是岛屿,航空客运是对旅游娱乐业最大的支撑。”</p>
“这么小的客流量可不行。”</p>
“我估计最多到1986年,客流量就会超过一千万人次。”</p>
“如果香江发展地好,说不定1985年初就能够达到,到那时就来不及了。”</p>
夏禹可是很清楚香江的未来情况。</p>
他记得在香江回归的前一年,香江在国际客运方面,就达到了全年三千万人次,位居全球机场的第三位,堪称恐怖。</p>
到了后世他重生前,更是达到了七千多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了五百万吨!</p>
现在才一千二百万人次的峰值,才哪到哪?</p>
苏行健面色有些沉重,说道:“夏先生说的是,启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必须立刻开展。”</p>
夏禹点头说道:“是必须马上着手扩建,不过我倒是还有一个建议。”</p>
苏行健身子微微前倾:“夏先生,还请指示。”</p>
夏禹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说道:“启德国际机场位于九龙城区,九龙城区面积太小了,整个区才十万平方公里,而且常住人口很多,机场的扩建成本很高,难度也很大,而且潜力不足。”</p>
“实际上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启德国际机场已经不符合香江的定位,未来注定会跟不上。”</p>
“香江要成为一个国际性城市,必须要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国际机场,最好的办法是新建一个国际机场,而启德国际机场作为过渡机场使用,再扩建一期就行了。”</p>
“以香江的地理条件的话,最好还是放到离岛区,大屿山赤鱲角就不错。”</p>
夏禹直接按照前世的情况来提建议。</p>
前世,香江国际机场就是建在了新界西离岛区的大屿山赤鱲角。</p>
离岛区也是香江出了名的地广人稀的一个区,占地面积是全港最大,全区由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总面积达到了168平方公里,而人口才不过区区四万人。</p>
在这个地方建国际机场,别的不说,光是征地拆迁成本就是最低的,土地基本都是港府的,圈划地皮平整之后就可以开建。</p>
对于夏禹直接开建新机场的建议,苏行健虽然震惊,但是根本不反驳,直接认同,并且进入到了如何执行的层面。</p>
他提出了几个问题。</p>
“夏先生,要兴建新的机场,我是完全赞同的,不过建在大屿山的话,除了要建机场,还需要做好最基本的陆运交通设施建设,那里没通地铁,路也是一般的道路。”</p>
“特别是像你所勾画的蓝图,普通的大巴是不够的,最好是要有地铁直接通到机场,而香江地下铁路公司现在还在亏损,城区的地铁都还在陆续修建中。”</p>
“这些方面一起加起来投资的话,耗时比较久,而且对于财政的压力会很大。”</p>
说到这,苏行健的眉宇间都浮现了忧愁之色。</p>
虽说去年香江财政收入暴涨,但是钱再多也不经花啊,必须全方位地统筹。</p>
住房和教育政策已经是两个大头了,若是再往这两个大窟窿里投钱,恐怕香江民间乃至于港府内部层面都会有很大的阻力。</p>
毕竟新的机场是未来的事情,不是最着急的。</p>